由法国驻华使馆举办、由中国绿发会副秘书长熊昱彤和两位法国摄影师联袂呈现的“自然多彩”中法摄影图片展于11月16日在京举行了开幕仪式。
初冬的傍晚,白塔寺巍峨的轮廓映衬在深蓝色的天幕之上。429共享院内,两棵古树下,一面开阔明亮的大玻璃窗透出温暖的光。这个院落是在法国驻华大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的支持下进行的低碳改造项目。
走廊上和房间里布置着由三位摄影师创作的18幅摄影作品,从拉丁美洲的巍峨山峦到北欧的冰川瀑布和火山,三位来自中国和法国的摄影师的足迹抵达过一处处壮美之地。他们通过相机记录了地球上的丰富色彩,捕捉到了独特的环境氛围。图片展带领观者随摄影师走过一片片奇异的风景:冰岛的黑沙滩、阿根廷的浩渺星空和法国南部阿尔卑斯山的层峦叠嶂。
熊昱彤在致辞中讲到,这些年来,从北极荒凉寒冷的无人区到南美险峻优美的山地,从南亚色彩缤纷的国度到非洲热带草原,她看到了绝美的自然风光,同时也见到了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因素对自然界带来的消极影响。
如在格陵兰、南美和中国西部的青藏高原,摄影师亲眼目睹了由于全球变暖造成的冰川退化, 冰山冰雪的积累速度远没有融化速度快。面对着亿万年形成的冰川后退的背影,这是一个令人非常痛心的画面。
全球变暖使我们的生态环境变得更差,极端天气和洪涝对人类的生活和健康带来频繁的困扰。而人类活动也更深地侵入了自然界,甚至在一些人迹罕至的高海拔山区和荒漠地带,也能见到随手丢弃的垃圾和废物。
我们需要善待自然,对自身的发展和活动有所控制,才能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摄影师希望观者在领略世界各地一处处壮美独特的风景和色彩时,更多地唤醒人们的保护意识,更加激发起人们保护我们的“蓝色星球”的责任心和决心。
熊昱彤说,旅行,摄影、写作,能够使人拥有更广大的人生宽度与厚度。在世界各地,从大自然的时间力量,看到历史文化的沉淀,更被层出不穷的、活生生的人所构成的风景所深深打动。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与大自然零距离的接触和交流,能让人反思并获得启发, 2018年,摄影师在喜马拉雅山区徒步、露营了10多天。出山的那一天,徒步翻越了5300米的朗玛拉垭口、终于又见到了公路和汽车时,不禁感叹:如果有机会剥夺掉一些我们惯于依赖的东西,比如道路、车、房子和床,甚至一部分氧气,那么,重新获得时,我们就不会把他们当成空气一样视为理所当然了,就像我们早已习惯了的清洁舒适的生活环境并非是凭空而降的。
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旅行和记录旅行能够帮助我们突破时空的局限,克服我们注定的狭隘和无知。
两位法国摄影师博纳·马劳森纳和克莱芒·古德尔线上出席了开幕式,分享了他们的摄影经历和感悟。
本次摄影图片展是第九届中法环境月众多精彩纷呈活动的一部分。法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合作处环境、遗产、旅游处负责人、技术合作专员安德卫(Ludovic Andres)主持了开幕仪式。本届环境月恰逢一系列重要国际气候环境治理平台的重大会议举办之际,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今年的核心主题是保护我们的“蓝色星球”。
摄影展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赵登禹路 429 号429 共享院,展览预计将持续至12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