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我们始终相信阅读的力量。
《天目书单》于2021年开启每月新书推荐,聚焦文学性、思想性、影响力兼具的好书。下面,让我们来开启本月书单(排名不分先后)。
内容简介:《长篇小说的高度: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精读》是当代著名文学评论家王春林对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细读与评析,收录了其对于《人世间》《推拿》《白鹿原》《蛙》《一句顶一万句》《繁花》等广受读者欢迎的18部获奖作品的解读。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当代极具权威和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之一,代表着中国当代长篇小说创作的高度。自首届至今,茅盾文学奖历经40载,已评出近50部各具特色的长篇小说。王春林曾任多届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重要文学奖项的评委,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对中国当代文学有着深入、独特的见解。本书中,他从小说的结构方式、叙事手法、语言特色、主旨意蕴等多个角度切入,带领读者品赏、领略这些获奖作品的丰厚内涵和艺术魅力。
内容简介:《女孩,女人,其他》描绘出一幅英国黑人女性的群像:从前卫先锋的剧作家,到严肃保守的学校教师,再到特立独行的社交网红,千姿百态,充满生机。她们的言论字字珠玑,迸发出耀眼的光芒,却往往遭到社会的忽略。
本书以一种特立独行、举步生风的创作风格,将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强烈的写实风格,结合自由诗般的语言,荡气回肠地勾勒出近百年来女性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她们令人叹为观止的勇气与力量。
2019年,伯娜丁·埃瓦里斯托凭借小说《女孩,女人,其他》摘得布克奖,成为该奖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女作家得主。
内容简介:《我住在这里的理由》收录了同名纪录片中十九位主人公的故事,他们中有在上海创业的九零后女生、想要在中国乐坛留名的乐队鼓手、因为美景和爱情留在阿坝的摄影师、在西双版纳的丛林里探索的昆虫学家、江城武汉里“奇怪”的咖喱爷爷以及在河南的田间地头推广循环农业的农学家等等。他们或因为梦想、或因为事业、或因为亲情爱情留在了中国,找到了绽放自己生命的舞台。
和之梦2014年成立于南京,由纪录片导演竹内亮与妻子赵萍创办,是一家专业影像制作公司。2015年起开始制作系列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
内容简介:《临时绅士》是塞巴斯蒂安·巴里创作于2016年的长篇小说,也是“塞巴斯蒂安五部曲”中的最后一本。
主人公杰克是“五部曲”中唯一以负面形象出现的人物。他是缺席的父亲,是被忽视的丈夫。他放荡而慵懒,对婚姻和家庭缺乏责任,面对战争和军队时茫然而冷漠。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几乎都有始无终,习惯于浑浑噩噩地虚度光阴,直到1957年,也就是小说开始的时间节点。彼时,战争早已结束多年,他的妻子已去世,孩子们也都长大成人了,杰克孤身长居在加纳的阿克拉市,在衰老、孤独、彷徨和悔恨中,用文字记录往昔岁月。折磨杰克的不是风烛残年的哀伤,也不是疾病或者关于战争的残酷记忆,而是他对妻子的哀思。
内容简介:《大地有名》聚焦中国地名文化,从中国国号传承、历史上的地名故事讲起,将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积淀的地名文化娓娓道来。全书分上、中、下三编,其中上编主讲中国国号的由来及传承,中编讲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名,下编则讲那些常识中的地名的由来。
通过本书你可以了解到:神州赤县、华夏九州,周秦汉唐、宋元明清与“中国”是什么关系?黄帝陵、关中、乌衣巷、长安坊市、琅琊……一个个地名又蕴含哪些中国故事?名山大川、五湖四海、行政区划常识中有怎样的不寻常?
内容简介:《酒坊巷》以抗日战争为背景,围绕主人公的家族恩怨、感情纠葛、家国情怀,重现金华的抗战记忆,讴歌了英勇的金华人民。描绘了宏大历史背景下,一些小人物命运的碰撞和生成。在战争面前,命如蝼蚁,生灵涂炭,兵荒马乱,小人物的命运最能体现战争的残酷无情,也最能体现出和平的珍贵和难得,家国情怀因此是这部小说的底色。它给读者带来的,是关于生命、关于价值、关于爱情、关于理想等方面的深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