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厦门建发马拉松纪实
厦马,是全国2018年度第一场马拉松。厦马连续荣膺“国际田联路跑金标赛事”称号,在马拉松赛事里是非常有名气的。有幸中签,并有幸参赛是很多跑马人的美好愿望。这个愿望我实现了。
2018年1月5日下午,我和妻子从沈阳桃仙机场乘机飞往厦门高崎国际机场。如果飞机不晚点,原计划下午5点45就能到达,可是,飞机晚点1个多小时,我们到达8090饭店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我们办完入住手续,下楼准备外出吃晚餐。在酒店门口,偶遇到了刚办完入住手续的一个跑友,她叫亦澜,来自贵阳。因为她是自己来的,与我们住隔壁,又都是跑马人,自然就自来熟。我们共进了晚餐后,一同向厦门马拉松起跑点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溜达。一路聊天,得知亦澜是第一次跑全马,我毕竟跑过了几场全马,顺便与她聊了几个注意事项。她也很尊重我这个老大哥,并且约好7号一起跑。
受冷暖气流共同影响,6号开始就下起了大雨,气温也就八九度,湿度相当大。我和妻子穿棉裤,上身穿线衣和抓绒外套感觉还有点冷。可是,厦门毕竟是第一次来,雨再怎么大也要出去转一转,看看厦门的几个景点啊。于是,我和妻子每人买了把雨伞,冒雨开始了厦门雨中游。
我们乘车来到了曾厝垵。曾厝垵原本是个小渔村,现在已经成为仅次于鼓浪屿厦门最有名气的景点了。曾厝垵有很多便利店,食品店,现场烤食,各种小吃很吊人胃口。品尝后,觉得还是很不错的,又买了很多样,打包邮寄回来给家人品尝。
离开曾厝垵,来到了厦门大学。厦大已经成为了厦门的名片,建校96年来,在国内及国际享有了很高的荣誉。来厦门不到厦大看看,好像很失水准。虽然我们已经不可能在这所大学受什么高等教育,但是,我们仍然很热爱学习,也很敬佩那些兢兢业业的办学人,更敬重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厦大。
离开厦大,我们乘车来到了中山路,领略了厦门的商业建筑。在中山路,我们品尝了厦门有名的小吃,记忆最深的还是花生羹,真的很好喝……
下午2点钟,我们参加了咕咚举办的咕咚跑团团长群英会。会上听取了几个团长的经验介绍。见证了咕咚组织者们的热情和关爱。对跑团的发展起到了借鉴作用。
散会后,我们回到了酒店。用完晚餐,洗漱完毕,开始准备明天的跑马装备。究竟穿什么跑,很是纠结了一阵子。因为大雨一直没有停,而天气预报也说连续几天都有中到大雨。天气湿冷,我们北方人很不适应。穿长衣长裤跑的话又担心大雨浇透了会增加负担,而穿短衣短裤跑又怕冷感冒了。最后还是下决心穿短衣短裤跑。
7号早上,雨仍然下个不停。我们吃过早餐,就准备往厦马起跑点出发。2018年厦马改革了起跑时间,分3枪起跑。第一枪7.30,第二枪7.50,第三枪8.20.运动员 分A、B、C区。我自然是被分在了C区,哈哈,因为我慢啊,5个多小时的选手,不最后出发才怪呢。所以,我们早上出发并不太着急,7点多才从酒店出发。酒店服务员很温馨,给我们每个运动员准备了两个塑料袋,套在鞋上,避免鞋被雨淋湿。我穿好组委会发放的一次性雨衣,套上鞋套,冒雨出发了。
到了存衣处,人山人海,我找到了对应号码布的存衣处,把外套和长裤脱掉,放进存衣包里。可是,当我准备和亦澜联系时,发现手机被存在了外套衣服里。于是回去请求工作人员帮忙找到我的包拿出手机,工作人员说已经找不到了,况且人非常多,根本没有时间帮我找包。我找到了他们的领导,好说歹说,这个领导答应帮我找,但是要等一会人少的时候才能帮我。我一连说了几声谢谢。等我把手机拿到手,刚到检录区,第三枪就响了。我没有时间联系亦澜,只能自己跟随跑马人群,伴随广播里呐喊声,大雨浇到雨衣上的唦唦声,脚下踩到雨水的啪啪声,慢慢向前跑去……
跑了几个马拉松,从来没有在雨中跑过,更别说这么大的雨了,真的很难受。跑到5公里的时候,雨衣已经坏了,只能脱掉,放到路边外,任凭大雨从头浇到脚,开始了加速奔跑。
由于雨天天凉,跑着跑着就有上厕所的感觉,一路上,去了6次厕所。尽管这样,到了补给站还是需要补水和饮料的。好在厦门的补给非常好,水和饮料及各种补给都很充足。工作人员也相当敬业,大雨中热情的为跑马人服务,真的很让人感动,为他们点赞。
厦马的赛道坡很多,而且都很长。10公里珍珠湾上坡,陡坡持续有1公里多,19公里第一广场处,缓坡持续有3公里,34公里香山游艇会,缓坡持续2公里左右。而几百米的坡道有七八处。跑马人都知道,有坡的跑道很不好跑,跑起来很辛苦,加上大雨,跑起来更是费力。我的鞋早已经进水了,在37公里处,感觉脚有些疼,而且越来越重,我知道,我的脚已经起跑了。只能放慢速度,疼的厉害时就干脆走了起来。折返点过来,看到对面37公里计时点处,官兔(领跑员)很负责的冲后面的跑马人喊:“加油啊!快被关外面了!加油!加油!”我们在道这边也冲对面跑过的人喊加油!并提示他们时间不够用了。但是,他们仍然不放弃,尽管明知道自己很难完赛了,可他们仍然努力的前行,绝不轻易放弃。6个小时15分,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意义,他们需要的就是跑完42.195公里,哪怕用时7个小时……我为跑马人骄傲。他们放弃了完赛奖牌,但他们没有弄虚作假,试想,如果他们从马路对面过来,距离终点也就剩2公里,虽然没有成绩,但是完全可以拿到完善奖牌的。可但是,他们没有这么做,他们仍然坚持按规定路线跑着……
他们的顽强精神和坚定的意志,也感染了我,我忍着脚趾的疼痛,又慢慢的跑了起来……
终点终于到了。5小时44分31秒。这个成绩比我沈阳第一场马拉松还慢了6分多,比我哈马最好成绩慢了48分钟。但是,这次的马拉松却真的很有意义,她让我进一步懂得了一个真正跑马人的真挚品质,一个跑马人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并且战胜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不是困难有多大,而是你是否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对跑马拉松人来说在适合不过了。只要你站在跑马线上,你就只有坚持到底的责任和任务。这个责任就是对得起自己平时不断积累的跑量,这个任务就是你报名了,你的任务就只能靠你自己来完成,来不得半点虚假和糊弄,必须用双腿跑完42.195公里,或者走也要走完这个距离。与其说成功地完赛一场马拉松,不如说每次马拉松都是人生历练的完善。这就是人生,只有跑过马拉松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的艰难而幸福的人生。
终点处,妻子在雨中拿着手机喊我,给我拍照。到外地跑马拉松,妻子一直陪着,因为她很担心我的身体,可又说服不了我放弃跑马的念头,只能陪我一起来,这样她也好放心些。来厦门之前,我的眩晕症病犯了,到了厦门才停药。妻子放心不下我一个人来,只好跟着一起来。跑前,妻子一次次嘱咐,不行就放弃,千万不要勉强。我理解她的好意,可是,这么远来了,怎能说放弃就放弃呢?但我不能把我的意思直接表达出来,那样她会更担心。我只能说:“放心吧,我会把握的。”这就是可敬可爱善解人意的妻子,我也默默地祝福你。
妻子给我拍了好多完赛照片。问我怎么样?我说没事。回到酒店,妻子看到了我的脚起了大炮,很是心疼。我把脚上的泡用别针放了,妻子说用创可贴沾上会好些。我听了她的建议,把血泡放了后,沾上了创可贴。实践证明,这个方法很好,走起路来一点疼痛感都没有。
到了酒店,想起了亦澜,敲了她的房间门,她打里面出来,洗漱已经完毕。看起来很轻松的样子。我问她跑了多长时间,她说4个小时20多分钟。我很羡慕她,第一次马拉松,而且又在大雨中跑,就跑了这么好的成绩,真了不起。妻子说要给我们拍个纪念照,于是,我和她把完赛奖牌挂在了胸前,并排在一起留下了美好记忆。
亦澜坐晚上的飞机返回了贵阳。
8号,我和妻子在雨中撑伞漫游了鼓浪屿。还别说雨中的鼓浪屿,还真是别有一番趣味。我们没有做旅游观光车,用双脚在雨中把鼓浪屿走了一圈。看到了鼓浪屿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也看到了1902年起英、美、德、日等国建筑的领事馆。“万国建筑博物馆”虽然有些夸张,但它体现了鼓浪屿的历史价值。这个小岛真的不大,对于我们跑过42.195公里的人来说,再轻松不过了。
10号,我和妻子顺利蹬上了飞往锦州的返程飞机……
再见了,美丽的厦门,再见了,美誉的厦马。看到厦马大数据,让我激动不已。21640人参加了厦马,完赛人数20720人,完赛率96%,最大年龄86岁,最小年龄20岁。外籍选手来自42个国家和地区……厦门,我为你骄傲!厦马,我为自己参与到了其中而自豪!厦马的完赛奖牌,我亲吻了你。我会好好地把你收藏,放在我心里一个重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