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普 | 荔枝抽生冬梢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椰城农业


冬季如果出现高温多湿天气,对荔枝花芽生理分化和形态分化极为不利。期间若不加强管理,极易出现营养生长过旺、花芽分化进程难以顺利完成的情况。这种情况极易抽生冬梢,指冬季抽生,不能形成花芽、抽生花穗,也不能成为结果母枝的营养枝梢。


抑制冬梢抽生,强制营养生长处于稳定的休眠状态,促其转化为生殖生长状态,完成花芽分化,然后再实施催花措施促进成花,是荔枝稳产、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之一。


原因分析

1、末次秋梢过早老熟

末次秋梢过早老熟,易导致顶芽萌动,并抽生冬梢。


2、施肥不合理

采后施肥以速效肥和有机肥为主,一般在采收后即可施用,有利于恢复树势,促进新梢的健壮生长。若在秋梢生长期或生长后期过量追肥,易导致末次梢生长势较强,顶芽活跃,从而抽生冬梢。


3、不适时修剪

以海南为例,妃子笑重修剪之后,一般每批次梢生长到老熟需要一个月时间,按照培养3批秋梢的目标来看,修剪时间大约在6月上中旬为宜。过早修剪易导致末次梢老熟过早,而过晚修剪则有可能使末次梢老熟不充分。


4、冬季高温高湿天气

如果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会导致荔枝冬梢抽生严重,控梢难度较大,对荔枝成花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荔枝第三批梢老熟之后,适当干旱有利于控制冬梢的萌动,而高温高湿一般会加快顶芽生长,增大控梢的难度。


冬梢处理


实际上,任何一个果园都或多或少有出现冬梢的情况,关键是出现冬梢以后如何进行处理,从而确保花芽分化能够正常进行。冬梢的处理包括控制冬梢的抽生和杀死已经抽生的冬梢。控制冬梢萌发的基本办法是立足于掌握好采后修剪时间和秋季水肥等土壤管理,使本次秋梢适时抽出和适时老熟。对可能萌发冬梢或已长出冬梢的树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法:


(1)深锄断根法。一般结合施基肥在树冠滴水线位置挖沟,深35-50厘米,宽20厘米的对称沟,长达树冠直径的80%左右。在露白点前两周填入清园杂草和沤熟的有机质肥料,同时可起到深翻改土和调节树势作用。


(2)环割 (环剥) 法。环割 (环剥) 是用刀刻伤树皮暂时切断地上部叶片制造的有机养料往下运输,暂时提高芽体中细胞液的浓度,从而有利于花芽分化。


(3)人工摘除冬梢法。抽生冬梢后人工抹除,建议抹除时枝梢基部留2-3cm,以便抑制顶芽的进一步生长。


(4)化学调控法。生产上常用的控梢药剂有两种类型:荔枝控梢促花素和荔枝杀梢素。以乙烯利和多效唑或比久为主要成分的控梢促花素经过多年的试验推广,证明是最为理想的组合。此组合综合了乙烯利和比久或多效唑的优点,前者作用主要是杀梢,促进花芽分化,增加雌雄花比例且效果快;后者主要是抑制冬梢萌发,且本身也有促花壮花作用,效应较持久。


杀梢素是以五氯酚钠或类似性质的触杀性除草剂为主要成分,其主要作用是单纯杀梢,优点是见效快,不易引起落叶,缺点是无促花和壮花功能。目前常用的产品有广东农科院果树所生产的“梢即枯”、植保所生产的荔梢杀 (4毫升配30斤水) 。



促进“白点”出现


促进“白点”出现催花主要是指促进花芽的形态分化。


保证“白点”正常冒出。而保证“白点”出现的前提,首先是打破顶端花芽的休眠,让芽体从“睡眠”状态及时“苏醒”过来,而不要让顶芽“睡眠过头”。芽体不能及时“苏醒”的原因主要与秋冬期长期干旱、温度过低、控梢促花措施做得过头有关。常用的促进“白点”出现的措施有:


(1)土壤灌溉。如天气过于干旱,可适当淋水,但淋水不可过多,以防冲梢。


(2)喷施细胞分裂素,提高花芽生长活力,促进形态分化。






版权声明:农业科普 | 荔枝抽生冬梢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qi520.com/n/16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