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奶奶结婚时候被匪军逼着让出婚房爷爷从此参加革命差点丢命

每天陪你去读海

一九四三年我爷爷奶奶结婚的当晚,国民党兵进入我们村,逼着我爷爷奶奶让出婚房他们住宿。

我爷爷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在婚后不久就参加了共产党游击队。

我们家是山东省诸城县特别有名的一个村庄,原先叫仁兰,取仁义如兰之意,但当地发音咬舌,外村人嘲笑我们村人烂,后又改名为仁里,寓意仁义之乡。

在诸城,都知道南有仁兰,北有巴山。我们村是诸城五大家族之一臧家的发祥地,臧家旺盛时候有个很牛的传说。

当时有诸城新任知州去巡乡,经过我们村时候遇见有一抬不起眼的小蓝轿子迎面而来,没有避让道路,知州非常震怒。那时知州为一地青天大老爷,因为旧时道路普遍狭窄,基本就仅够一顶轿子出行,所以要鸣锣开路,防止两乘轿子相撞。要是有轿子和人挡路,那肯定是故意。

差官来到轿子前面,让轿子赶紧避让青天大老爷。轿子里坐着一个老太太,老太太隔着轿子不慌不忙地说道,你是一个跑腿的,我不难为你。你跟你老爷说,就说该让路的是他,而不是我。差官不傻,赶紧问老太太是谁。老太太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不会跟你一个衙役说我的名字,但是,我得告诉你我是尚书的妻,侍郎的娘,有个小儿他不争气,刚到南京做督堂,老身诰命见皇上。差官一听,就知道这是臧家的老太君,赶紧报告知州。知州一听,赶紧下轿,直接去老太太轿子前请安告罪。

也就是说,臧家这个时候一门三进士,夫一品,妻诰命,大儿二品侍郎,小儿三品督堂,可谓盛极,在整个诸城只有刘统勋家族可以媲美。

诸城巴山村,则是诸城大族王家的发祥地,但王家不如臧家。


八十年代离休后的爷爷

臧家仅仅在我们村,解放前就有七十二堂号,周围近百里地都是臧家的地,每到一年收租时候,数千佃户络绎不绝从四面八方到我们村交租,形成一个规模不小的市集。臧家望山堂的粮仓里面从破损处长出来的榆树都有对掐粗。

我们家也是臧家的佃户,同时自己还有一亩薄田。我老爷爷生豆子脸上落下几个麻点,外号蓝麻子,人灵活能干,会瓦工木工,还会唱茂腔。忙时种地,闲时帮人做工盖房做家具,年前年后则参加戏班子唱戏,反正怎么赚钱怎么来,这才攒下点家底,娶了我老奶奶,生下我七个男孩两个女孩,可惜那时候医疗条件太差,生沙子出豆子大批孩子死掉,最后只活了我爷爷和二爷爷两个男孩。

我爷爷有力气,脑筋也活,老爷爷就让他除了干农活外,还挑着担子四乡里卖油。

我爷爷有个毛病,喜欢晚上和人耍钱,平时手气不错,可是有一次被人下套,一晚上输掉家里的黄牛,从此家里种地就靠我爷爷和二爷爷人力拉犁,我二爷爷为此埋怨了爷爷一辈子,我爷爷还狡辩说,要不是输掉了黄牛,划成分怎么划成贫农?

我二爷爷为人规规矩矩,胆小肯干,老老实实在家种地干活,却因为我爷爷是共产党村干部,我二爷爷让还乡团绑了票,差点折磨死,幸亏我老爷爷人缘好,变卖家产交了赎金才救出我二爷爷。我二爷爷救回来只剩半条命,这也是我二爷爷和我爷爷吵架时候最常用的武器。

每当我二爷爷愤怒地说起这件差点送命的绑架事件时候,我爷爷总是满怀愧疚,赶紧挂免战牌慌慌逃走。

版权声明:爷爷奶奶结婚时候被匪军逼着让出婚房爷爷从此参加革命差点丢命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本文链接:https://www.qi520.com/n/16208.html